3組人,三種不同的路線,三種不同的目的!
有一組走二個星期,是身心皆”大滿足”的「五臟廟朝聖」之旅!
也就是,白天全然勞苦身體行走,完成每日的性靈淨化洗滌功課;到了傍晚務必好好地犒賞自己,嘗遍沿途小鎮的西班牙美酒與美食…
最後一組是輕鬆優雅的朝聖輕旅行,欣賞沿路人文風情與美食,慢行、慢食的朝聖之路!
然而,當我看到朝聖之路上經典的象徵指引符號「聖雅各貝」時,我第一個想到的卻不是心靈的救贖。
我滿腦子浮現的景象是”美國傅培梅”茱莉亞柴爾德(Julia Child)食譜的美味前菜”普羅旺斯聖雅各扇貝”(Coquilles St. Jacques a la province)!
我滿腦子浮現的景象是”美國傅培梅”茱莉亞柴爾德(Julia Child)食譜的美味前菜”普羅旺斯聖雅各扇貝”(Coquilles St. Jacques a la province)!
Qui!
在法國餐廳的菜單上,大家應該都看過或吃過這一道美味前菜!
在法國餐廳的菜單上,大家應該都看過或吃過這一道美味前菜!
這道菜名,就是從朝聖之路的聖徒聖雅各(St. Jacques)來的!
聖雅各扇貝指的雅各(St. Jacques),正是耶穌的那一位愛徒,聖雅各古道名稱的由來!
在達文西的名畫”最後的晚餐”中,雅各就是那一位在耶穌左手邊的第一位。
聖雅各(大雅各)之所以如此受到重視,在許多西方教堂或名畫藝術中都可以看到他的身影,正是因為他是12聖徒中的第一位殉難者。
然而… 雅各跟扇貝倒底有什麼關係?
法文稱作「聖雅各貝」(Coquilles St. Jacques)的扇貝名字,為什麼要以”聖雅各”為名?
關於聖雅各與扇貝關聯性的神話傳說很多!
這當然跟他原來的職業是一位漁夫有關,但是絕對沒有中國民間故事”鷸蚌相爭”版本的那一種情節喔!(XD)
聖雅各在殉難後,遺骸遺失成謎達幾個世紀之久,直到9世紀才被神奇地發現!
關於貝殼的傳說之一是,聖雅各的遺體被運回西班牙時,慘遭風暴而沉船,後人卻在海岸發現聖雅各的遺體完好無缺被包覆在一堆扇貝之中。
身前為漁夫的雅各,這應該是屬於“波提且利的維納斯的誕生”等級的神話吧!
這種手掌大小的扇貝,常見於西班牙西北部加利西亞 (Galicia) 海岸邊,也就是9世紀聖雅各遺體被發現地點的附近海邊。
這種扇貝因而得名!
這種扇貝因而得名!
聖雅各的遺骸在殉難後好幾個世紀才被發現,移葬到西班牙的聖地雅各城(Santiago),中世紀之後才興起這一條往聖地雅各城朝聖路線的旋風!
(另外二個熱門的朝聖聖城,是耶路撒冷與羅馬。)
在中世紀的朝聖熱興起後,朝聖者完成聖雅各之路到達終點後,都想要帶點當地的東西作紀念品,於是選擇可以拿來舀水喝、吃飯盛裝食物的貝殼。
於是,扇貝紀念品逐漸熱門起來,周邊商品應運而生!
隨後,有生意頭腦的人更衍生出中世紀的” 朝聖周邊商品”!
朝聖者可以跟教堂或修道院購買有特別圖案(貝殼)的徽章,就可以免費入住沿線的某些修道院或庇護所。很像中世紀的”青年旅館證”!
在多重的因素下,久而久之,扇貝成為朝聖的象徵標誌,也成為聖雅各的代名詞。所以,現在聖雅各之路上隨處可見貝殼圖案的路標,就可知其歷史文化意義。
在歐洲的教堂壁畫、鑲嵌彩色玻璃、雕刻或繪畫藝術中,也經常會看到寫有St. James (Jaime或 Jacques) 名字的聖徒圖案,指的就是聖雅各。
(雅各在各種語言的拼法和發音都不一樣。西班牙文是 Jaime,法文是 Jacques,英文是 James。台灣常用法文發音翻成「雅各」。)
如果沒有寫名字,但是周身被貝殼圖案包圍,或是戴著像髮箍般的”可愛貝殼髮飾或帽飾”,甚至只剩下貝殼圖案的鑲嵌彩色玻璃花窗,也都意指跟這位聖徒有關。
而這道普羅旺斯地區名菜聖雅各扇貝,也成為朝聖路線中”法國之路”沿線附近小鎮餐廳會供應的一道應景的朝聖美食!
普羅旺斯聖雅各扇貝 |
我的某些朋友是因為看了一部2016賣座的德國電影《我出去一下》(I’m
off then!),而興起去走朝聖之路的念頭!
這部電影的確引爆全球另一波走朝聖之路的風潮。
電影男主角是個忙碌的現代人,知名喜劇演員和主持人,因身體出現狀況,在休假半年的過程中踏上朝聖之旅,探索自我。
當然,片中男主角一個人的旅行,有喜有悲,幽默有趣。
該片對於朝聖之路的現代意義,有幾句話讓我非常感動:
「有些旅程就是要自己獨自完成。
沒有走到終點,就不會知道你的目的是什麼。
半途而廢,就功虧一簣了。」
當然男主角的境遇,有的時候似乎有點悲情…
起水泡的腳、被山間雷雨淋成落湯雞的悲情、睡在庇護所的窘境、幾乎放棄的沮喪…
事實上,朝聖之路並非都是如此喔!
片中說:「當人生關上一道門,且為自己開啟一扇窗」。
用不同的角度看世界,可能會讓生命改觀…
同樣地,用不同的角度看朝聖之路,可能會讓你有不同的旅途享受…
朝聖之路的挑戰自我,當然對身體的試煉的確一點都沒少…
但是,沿線的許多修道院美食與美酒,拂手即是,也是心靈富足的另一種療癒,千驗別錯過啊!
朝聖之路沿線的美食,絕對不是只有聖雅各扇貝!
教主的「五臟廟朝聖之旅」組的朋友,就是享受了體能與胃能、身心皆充實的”大滿足”!
他們沿線遍嘗各類的美食、紅酒與TAPAS,令我羨慕!
朋友說:”朝聖之路那麼累,當然要吃些好吃的...”
具有的地方特色的修道院美食、啤酒、紅酒,是”五臟廟朝聖之旅”組朋友的每日救贖!
我完全舉雙手雙腳贊成!
個人最喜歡的就是那一味:伊比利火腿搭配香瓜(或哈密瓜)(Jamon con melon),再加上在地的修道院紅酒,人生享受啊!
我為什麼一直提到修道院美食與修道院啤酒、紅酒?
在歐洲的啤酒、紅酒系統中,修道院體系出產的啤酒、紅酒是相當具有傳統與特色的一類,因此有特別的認證協會嚴格把關。
為什麼修道院清心寡慾的修士,會跟”讓人心性愉悅的美酒”扯上關係?
這要回溯一下,為什麼會出現修道院的隱修制度?及與朝聖之路的關係?
中世紀的黑暗時代,是一個混亂的亂世!
為了生存,中世紀武士殘忍嗜殺的戲碼天天發生!
但有趣的是,殺人武士內心深處也惶恐自知是惡人,所以更加虔誠的信仰上帝!
這就是中世紀的氛圍,一個既肅殺又積極追求心靈洗滌的虔誠矛盾時代!
於是在西元529年,有位聖徒建立了修道院與修士的隱修制度,他就是人稱「西方隱修始祖」本篤(Benedict),這個系統就是現在人稱的本篤修會。
本篤修會的修道生活講求出世的淨慾精神,著重祈禱、工作與研讀,修道院多設在偏僻的荒郊野外。中世紀的修道院因為多半地處偏僻,所以後來就成為朝聖之路上重要的住宿庇護的地方!
修士為了生活自給自足,必須耕種、自製食物,同時釀造酒類販賣賺錢,以救濟附近的窮人。
這個傳統就解釋了,為什麼現今的這些修道院有能力生產美食與美酒。
在西北歐地區盛產麥類,因此以修道院啤酒聞名;南歐地區的葡萄甜美,當然就以修道院紅酒取勝!
比利時的修道院僧侶早於第五世紀就開始釀造啤酒,僧侶販售啤酒的收益就用在地方社區的慈善事業。
比利時的修道院啤酒更是啤酒界的翹楚!
朝聖之旅沿線出現各具地方風味的修道院美食、啤酒、紅酒,是一大特色!
修道院功不可沒,更要大大感謝修道院始祖”本篤”啊!
說到這裡,我又要歪樓一下了!
我第一次看到「西方隱修始祖」本篤的中文譯名,我的印就象是…
這是一個歷來許多教宗都用過的名字!
最近的一位本篤教宗是本篤十六世,2005- 2013年任羅馬天主教會第265任教宗。
但,當我再仔細看了一下本篤的外文拼音 ”Benedict”,我有點訝異…
這…不就是有名的” 班尼迪克”嗎?
當然,我指的有名的”班奈狄克”,並不是指這位演《新世紀福爾摩斯》的帥哥Benedict Cumberbatch(班尼迪克·康柏拜區)!
而是現在的早午餐菜單上十分流行的”班尼迪克蛋”( Eggs Benedict)!
每年4月16日還是“國際班尼迪克蛋日”(National
Eggs Benedict Day on April 16 )!
既然如此盛大慶祝,那麼”班尼迪克蛋”的由來是否跟隱修始祖本篤有關係嗎?
答案是…並沒有!
”班尼迪克蛋”是1970年代美國的Mrs. Le Grand Benedict (班尼迪克太太)在紐約研發出來的一道餐點。
故事發生在紐約的Delmonico餐廳。
班尼迪克先生與太太是餐廳的老主顧,吃膩了一成不變的早餐。於是,班尼迪克太太就建議老闆,在英式鬆餅(English muffin )上放水波蛋(poached egg=用小火煮的半熟水煮蛋),再放上加拿大煙燻肉 (Canadian bacon ),以及荷蘭醬( Hollandaise sauce )。
這道菜後來變成老闆的餐廳招牌菜單,而這道菜就以”班尼迪克”來命名!
這就是 Eggs Benedict 班尼迪克蛋的由來,跟朝聖之路無關啦!
從中世紀以來,聖雅各之路上每個人都為了自己獨特的原因而走,在不同的時代給予踏上朝聖之路的人同的時代意義!
每一個人在這條旅程上,都會有跟自己的獨特對話與狂想。
無論是中世紀的洗滌罪惡,或是現代的挑戰自我、追求真理、尋訪美食、欣賞人文風景….
中世紀朝聖時代的旅行美學的現代體驗,如人飲水,只有每一個人自己才能解答了!
圖片來源:
Wikipedia & 網路& 特別感謝陳建華老師提供攝影照片
圖片來源僅作為個人紀錄,非商業用途
若有版權疑慮請連絡告知
延伸閱讀
【隱士與修士?!】 : 中國園林vs .中世紀賽爾特藝術的大對決!!!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