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年10月31日 星期四

【和布「西陣織」的千年工藝與京都城市的美學故事】

設計師朋友介紹了一個京都的千年工藝「西陣織」給我。
看過日本職人的種種工藝細節,著實嚇了一跳!真是太美了!

源自日本56世紀的織品工藝,京都西陣地區的工匠為將工藝發展至華麗極致,在平安時期西陣織成為貴族專用的織品布料。我們現在常見極為考究的和服腰帶的立體織紋,多半都是西陣織的工藝。
”西陣織” 和布工藝品(圖片來源: 漫拾光 Moomento)

西陣織和布的正面圖案讓人讚嘆其立體織紋的精妙,然而當朋友秀給我看和布背面的經緯線,彩色織線與含有金、銀箔線成行成列整齊地在背後交織,猶如舞台後場工作人員的敬業排列,更讓我嘖嘖稱奇!
京都千年工藝”西陣織” 和布立體織紋(圖片來源: 漫拾光 Moomento)
原來這些和服華麗腰帶的布織品,背後建構出這些美麗圖案的線,就跟京都的城市的巷弄經緯一樣,井然有序!
”西陣織” 和布背面的經緯線 (圖片來源: 漫拾光 Moomento)
京都的經緯,日治時期台中市城市與園道規劃源自京都

古京都的棋盤式巷弄格局,小運河與綠色街道的景致,是許多城市仿效的對象!

台中市中心跟京都的規劃理念非常像,過去有「小京都」之名。
回溯台中市發展歷史,日治時代老市區的城市架構師法京都,成為全台灣最早經過都市規劃的城市之一。
日治時期的台中市都市計畫圖
日治時期的台中市街道採棋盤式格局,舊市區與傳統街坊巷弄規劃充滿人文氣息,就是以京都為藍本
京都的都市規劃圖棋盤式經緯線 (元禄九年京都大絵図
綠川、柳川流貫其間,台中市園道與運河等公園綠地架構,令人想到京都的鴨川、桂川與哲學之道。
京都鴨川旁
京都城市規劃的棋盤經緯與建築比例的嚴謹美學,可說是與西陣織呼應,驗證了日式追極致完美的潔癖美學。

京都的建築美學

如果從西元794年平安時期算起,京都至今約有1220年的歷史,是日本傳統與文化的中心地。京都的物質與非物質「世界文化遺產」的魅力,就是京都迷人之所在。

京都悠久的歷史保存了許多的優美的日式傳統建築,例如:清水寺、金閣寺、銀閣寺、二条城、平等院、宇治上神社等,這些被指定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古蹟都是大家最愛造訪之處。
京都清水寺秋日楓紅
其中,本名為鹿苑寺的金閣寺,其美如櫻花綻放剎那的極致璀璨,可說是日本「物哀」美學的最佳代表之一。

在三島由紀夫的小說「金閣寺」中,小和尚因愛得過度而最後火燒金閣寺。
美的過火 的金閣寺如櫻花落下後地在火中凋零,卻也表現出日本人認為即使萬事萬物最終都會消逝,仍要積極把握在當下詠嘆的「物哀」美學。
”美的過火” 的金閣寺
京都的古建築除了大家常去的諸多打卡景點外,我最想造訪的就是在京都被譽為日本庭園經典代表的桂離宮,她更被認為是演繹「源氏物語」美學的經典建築與庭園空間。

德國建築師Bruno Taut對桂離宮美學的推崇

位於京都桂川旁的桂離宮,興建於日本17世紀江戶時期,是早年王室賞月的地方,被認為是日式建築與庭園設計的經典代表,也是日本皇室心目中的桃花源
桂離宮演繹「源氏物語」美學
桂離宮素樸之美與東方建築的韻律、模矩比例,對於西方現代建築師有很大的啟發

西方現代建築倡導者之一德國建築師布魯諾·陶特(Bruno Taut),第一次參訪桂離宮,即驚為天人!
德國建築師布魯諾·陶特(Bruno Taut)
魯諾·陶特(Bruno Taut) 1914設計Glass Pavilion復刻版 模型1:20
陶特因受德國納粹迫害,1933年避逃到日本,抵達日本的隔天隨即參訪京都桂離宮。他在日記中寫道 :「清晰的竹籬與御殿之清純率真的建築,如小孩天真無邪般地打動了我的內心,直至今日都充滿著無限的憧憬」。

從日本的建築傳統以榻榻米為空間模矩、比例與韻律,樑柱系統的空間運用彈性,在陶特的眼中,他看到日式建築與西方的現代建築美學主張的相似性,例如:幾何型態、無裝飾、自由平面與立面的表現空間、簡潔量體韻律等等。
桂離宮充滿現代建築美學
陶特對桂離宮之美倍極推崇,進而首先將桂離宮之美介紹給西方的建築界。

在他的幾本關於日本與桂離宮的所著中,盛讚桂離宮美學與當代建築美學接軌,陶特對於桂離宮的解讀更影響了柯比意(Le Corbusier)、包浩斯之父格羅佩斯(Walter Gropius)與許多現代建築大師的美學觀點。

源氏物語的物哀美學

桂離宮除了呈現建築與庭園之美,也代表著日本美學的具體呈現

千年前,紫式部在《源氏物語》寫出了日本人最早的美學表達──物哀。而《源氏物語》的『物哀美學』,與桂離宮的建構美學有極密切的關連。
「源氏物語」第5帖 若紫
桂離宮初為1620~1624年間八条宮智仁親王所興建,其構思的原型就是以《源氏物語》的光源氏的桂殿為設計的美學靈感。

智仁親王幾度幾乎當上天皇卻得而復失的人生際遇,與《源氏物語》的光源氏的命運有部分雷同。
「源氏物語」花紋的”西陣織”和布(圖片來源: 網路)
《源氏物語》主角光源氏原來應該是王位繼承人,因母親產後不久過世,父親不希望他在無生母娘家支持下捲入宮廷鬥爭,因此將光源氏降為臣籍。光源氏無緣王位繼承的際遇,智仁親王應該有似曾相似的無奈,也他難怪如此偏好《源氏物語》文學中的美學。
「源氏物語」第20帖 朝顏
智仁親王因數次與王位繼承擦身而過,潛心研究古典藝術文學,浸淫於源氏物語的『物哀』日本美學,因此桂離宮的庭園之美,他更是淋漓盡致地表達欣賞《源氏物語》的情境。

洄遊在桂離宮的建築與庭園中,《源氏物語》中的故事似乎會隱隱浮現,哀嘆人生、哀嘆自然之美,哀嘆生命必然消逝。
物哀美學的極致代表「落櫻」:看櫻花落下,感受到美與死亡。

在桂離宮,會更深切體認到日本美的源流──平安時代的「物哀美學」!
京都鴨川旁櫻花盛開
川端康成小說《古都》與千年工藝”西陣織

京都悠久的歷史累積了日本文化的精髓,自然地沉澱在京都日常的環境中。
走在京都歷史建物、傳統巷弄間,讀一段「物哀美學」的俳句詠嘆,遊逛傳統文化產業,這情境忽然讓我想起日本第一位諾貝爾文學獎作家川端康成的小說《古都》

川端康成曾說:「美在於發現,在於邂逅,是機緣。」

《古都》的故事背景就發生在京都。
主角千重子自幼遭親生父母棄養,卻幸運的讓經營西陣和服批發的夫婦收養,自此生活在富裕環境。

妹妹苗子於父母去世後,被北山一戶貧寒人家收留,只能在杉林裡以清洗杉木討生活。
失散多年的姊妹,某年夏季在祇園神社的祭典中巧遇,展開一段孿生姊妹,看似幸福卻孤單無依的故事。
「源氏物語」花紋的西陣織和布工藝品 (圖片來源: 漫拾光 Moomento)
「西陣織」與《古都》,桂離宮與《源氏物語》,這樣的對應讓我對京都的美學與建築有了更深層的體悟。
川端康成《古都》
初秋,嵐山西 (圖片來源: Rex Wu)
秋高氣爽,我要帶著川端康成的《古都》,背著西陣織和布做的背包上路,用這樣美麗的心情去京都旅行,正好!
西陣織和布工藝品 (圖片來源: 漫拾光 Moomento)
圖片來源: Wikipedia & 網路&漫拾光 Moomento
圖片來源僅作為個人紀錄,非商業用途
若有版權疑慮請連絡告知


2 則留言:

  1. 物哀也是「侘寂」(Wabi-sabi),日本精神的象徵

    回覆刪除
  2. 現代美學家大西克禮旁徵博引,將「物哀、幽玄、寂」定調為日本美學三大關鍵詞。
    *物哀:指真情流露
    *幽玄:指境生象外
    *侘寂:指樸素又安靜的事物
    這三者美學觀,相互影響與牽連! ^_^

    回覆刪除